週六帶小兄妹去市立演藝廳看紙風車劇團的演出,這次演出的是舊作「白蛇傳」,因為我們沒看過對我們來說是新的,會再重新拿出來演出的戲碼通常有不錯的口碑,行前我一直很好奇會如何呈現這個故事,因為觀眾主要是從幼稚園和小學生為主,要讓這些小朋友理解故事其實不是很容易,再來就是可能很多小朋友已知道故事的原型,要讓他們有新的體驗也是一個重點。
演出時有四位說書人在旁邊一邊擔任口白一邊敲鑼打鼓,我很喜歡主角未出場前一開始字幕打出的那首詩,可惜一晃眼就過去了。演出的最大特色在於是由3公尺高的花燈偶演出,每個燈偶後面由3個穿著忍者服裝的工作人員操控,1個負責撐住身體,另外2個掌管手勢,配合的默契十足。
在花燈偶未出現前,先以黑光劇的型式呈現白蛇未修鍊成精前被許仙所救的情節,整個舞台黑漆漆的,只有螢光棒靈活的在舞台上演出,可以是小蛇,可以秋千,可以是高山,可以是許仙,還可以是文字,十分逗趣可愛。後來場景換了,花燈偶出場,白蛇被許仙所救之後,在蟠桃幼稚園修練千年,小青是一同修練同學,兩人在即將畢業前,擔任幼稚園園長的王母娘娘提醒白蛇在畢業前要下凡人間去向許仙道謝,小青跟著同行,於是開始了西湖借傘的故事。
故事中台上台下的互動很多,例如法海在龍舟比賽中遇到許仙,發現許仙面泛青光認定他家有妖怪,在龍舟競賽時就拿出好幾個氣墊船,從兩邊的前排觀眾傳到後排,再從後排傳回前排,看是哪一隊獲得冠軍,全場氣氛high翻天。水漫金山寺那一段運用大塊匹布模擬滔滔大水,從後排觀眾的頭頂拉到前排,小朋友高興極了,紛紛伸出手去抓布,感受淹水的氣氛,我覺得這個有難度,因為好多小朋友用力的抓布,但布還是能順利往前移動。
白蛇和小青因喝了雄黃酒現出原形,把許仙嚇昏了,兩人急忙上崑崙山尋找仙草,仙草是崑崙山上的南極仙翁所有,他有兩個徒弟,師兄聰明師弟憨厚,仙草由師弟保管,白蛇和小青找到師弟之後用什麼方式取得仙草呢?答案是和師弟玩老師說的遊戲,拿到仙草之後又騙師弟原地轉圈圈,兩人得以脫身。南極仙翁得知此事,念在白蛇青蛇救人心切,大方允諾兩人可以帶著仙草回去救許仙。
法海後來找出龍王和青白兩蛇打架,青蛇白蛇化為半人半蛇的身形,加上打架的場面經過走位的設計,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很好,青白兩蛇和龍王打架因而負傷,最後法海出現要收妖,不小心誤傷許仙,白蛇獻出千年法力救許仙,許仙被救活換白蛇倒地,眼看就要死去,此時王母娘娘出現,說白蛇已完成幼稚園畢業的考驗,就讓她復活,青蛇幫忙甚多也可以畢業,白蛇被救活之後終於向許仙道謝,功德圓滿。而法海因為愛跟人打架,被王母娘娘帶回蟠桃幼稚園,從幼幼班讀起,劇情發展到這裡,全場小朋友大聲叫好,最後就在歡樂的幼稚園畢業典禮中結束。
大體而言是一齣很不錯的戲,花燈偶、舞台、道具都很用心,說書人帶得很好,劇情也很緊湊,可能因為打算把演出時間控制在1.5小時,把雷峰塔的劇情刪除,而為了擔心小朋友感受到哀傷的氣氛,劇中幾個可以有情感表現的地方很快帶過,所以整齣戲幾乎在歡樂和打架的高潮中度過,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這幾年帶小朋友看戲的經驗,我覺得小朋友不是不能接受哀傷,但要在劇情裡幫小朋友度過哀傷,這樣的劇情比較飽滿,就好像在原型故事中,白蛇被壓在雷峰塔下面之後,故事就結束了,但後來流傳的版本就有雷峰塔倒了,最後一家團圓的結局,因為白蛇在故事裡雖然是蛇,相較於鐵面收妖的法海,情感更為真切,活潑且愛恨分明的小青也能博得大家的認同,所以在戲裡法海就變成反派角色了,我想這才是在絢麗的場面背後,故事所要傳達的重點。